8月10日,由我院举办的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5年低空经济驱动下无人机智能技术与应用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国培班),圆满完成28天集中研修任务,并举行结业仪式。本次培训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产教融合”为核心课程体系,紧密对接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助力青年教师系统的掌握无人机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教学创新、行业应用与实践转化路径。

我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少烽,省职教城(清远)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产教融合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邓勇诚,智慧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海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曹知奥,清远旅云飞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洁仪以及相关人员参加结业仪式。仪式由智慧交通工程学院辅导员黄立广主持。
陈少烽肯定了本次培训成果,指出低空经济(国培班)培训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衔接,为职业院校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善教学的“双师型”师资力量。邓勇诚立足升广东省职教城视角,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低空经济布局,有力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间的坚实桥梁,推动二者协同共进、共同发展。王海玮在总结指出,培训通过“企业真实场景 职教改革需求”的双轮驱动,帮助教师突破认知边界,提升了课程开发与育人能力。曹知奥同样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呼吁青年教师应成为产业需求的“翻译者”,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
优秀学员吴诗锐(佛山市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在结业仪式上发言时表示:“此次国培班研修内容紧贴产业前沿,通过行业专家讲座、无人机实操训练、走访行业标杆企业、见识前沿低空经济产业链与行业应用,我们不仅掌握了无人机技术在智慧交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更在课程开发、产教融合等方面获得系统性提升。这段经历为我们职教教师搭建了技术转化与教学创新的桥梁。”

本次国培班依托“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产教融合”三维课程体系,开展从无人机飞控原理学习到复杂场景实操训练,从标杆企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了解到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借此打通“教学”与“产业”壁垒,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把产业前沿需求纳入培养方案,培育出更多“能飞、会修、善教”的人才,为智慧交通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持续赋能。